中新網廣東新聞1月16日電(記者 索有為)一項日前發(fā)表在Neuron雜志上的最新成果,或可為阿爾茨海默病(AD)治療帶來一種更加有效的新方法。
論文通訊作者、深圳理工大學生命健康學院講席教授、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研究員葉克強介紹道,他們揭示了大腦里的一種突變基因(ApoE3 R136S)通過阻斷微管相關蛋白(Tau)的傳播,進而發(fā)揮延緩AD患者病程的保護機制。
AD的發(fā)生主要是因為大腦中β-淀粉樣蛋白(Aβ)和Tau這兩種蛋白的異常沉積導致了神經元死亡和一系列病理,而載脂蛋白E(ApoE)又是腦部運輸Aβ和Tau最關鍵的蛋白,影響AD的發(fā)展。
“我們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ApoE3 R136S這個突變蛋白和Tau有很強的結合力,同時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能力下降,導致細胞不能有效攝取具有傳播毒性的Tau蛋白,從而阻斷Tau的傳播,延緩AD進程!闭撐墓餐谝蛔髡咄趺擅烧f。
王蒙蒙稱,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,AD的患病風險和不同亞型的ApoE傳播Aβ或Tau的能力有關。因此,如果有一種可以天然阻斷或降低Aβ或Tau傳播的ApoE蛋白,可能會為AD治療帶來新的希望。
葉克強表示,這一研究揭示了ApoE3 R136S通過更強地結合Tau蛋白,抑制AEP對Tau的剪切和Tau的聚集,同時降低小膠質細胞對Tau的攝取和傳播,從而緩解阿爾茲海默癥的發(fā)展。這一發(fā)現(xiàn),為未來進一步開發(fā)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。
葉克強教授和美國埃默里大學教授Seong Su Kang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,武漢大學人民醫(yī)院副主任醫(yī)師陳貴勤和深圳先進院王蒙蒙博士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。(完)